全部分类

《半路出家》精彩语录

经典语录 日期:2019-3-12 921 浏览 我要荐稿

1、我出家是很久以来的选择和考虑。你是个男孩子,比较喜欢运动,所以,我想用体育运动来做个比喻,我们的社会中,有很多种工作,有的人从事体育运动,他们不断挑战人类体质的极限,为人类探索体能上可能;我选择出家修学,跟这类似,只是我做的工作是挑战心灵的极限,在心灵世界里去追求尽可能地高、尽可能地远的境界。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你老爸出家是去做一个心灵的运动员去了。

2、我的选择是经过慎重的思考的,肯定不是盲目和冲动,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喜悦和快乐,同时也为了给更多的人,包括你在内。学习和探索出一条真正的让我生活幸福的道路,获得快乐的方法。

3、这些书里藏着我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内心的,不仅仅是依赖物质的快乐。物质的快乐总是那么靠不住,这么讲不是说物质不重要,而是人在追求物质快乐,丢弃心灵快乐的时候,往往连物质快乐也是追求不到的。

4、因为认识到自己心灵有痛苦,身心有恶习才到山上来的。而僧人们的责任就是帮助这些被烦恼和痛苦折磨着的众生成为有头脑、有道德、有智慧并且心灵得到净化的人。

5、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以这六样佛教团队的古训,辅助以现代社会的一些方法手段,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和善相处,并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和自己身心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

6、居家生活,把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的,大多都因悟性不太好。在艰难的生活中,也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的大多数是有悟性的,这和掌握多少知识没多大关系。

7、人今生获得的物质享受是过去积累的福报。按照修行的角度来说,珍惜这些福报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不过,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挺难。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飞的时代,由不得不对这些年轻的僧人们以及他们的信仰心生敬意。

8、能通过对内心念力的训练并开发人内在的智慧,从而达到对人的能力的提升。

9、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为我的读者讲述自己的见闻,不会因为我自己是个居士而去夸张这种变化。如果身临其境的话,很多人应该都能够感受的到。

10、已经在寺院里开始调整自己的内心,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答案,在高人的引领下,学习离苦得乐的方法。

11、我们在生活中也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吵架基本都是没有道理而言的,不是为了道理而吵,都是因为情绪而吵。夫妻之间吵的那些鸡毛蒜皮的烂事,哪一个有什么道理。

12、劳动是手段,最终培养的是生活能力,生活能力也是手段,培养的是智慧。

13、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用“恶贯满盈”来比喻一点也不为过。这个说法换个环境听,大多数人是不能接受的,大多数人的标准是不违法就算是好人,“恶贯满盈”言之过重了。僧人的标准和世间的标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与我们很不同,打猎捕鱼在我们看来,就是普通的谋生手段和体育运动,但对僧人来说,却是很愚昧的生活。

14、生活中随便跟人发个脾气,在我们看来很正常,但对于出家人来说,都要不得。骂人、恨人、诅咒人、说谎、嫉妒等等一切都是罪恶,都会给自己带来非常不好的后果。僧人们确信,人的这些种种不好的习气正是让自己痛苦的根源。

15、了解自己的这些念头就是一种训练,有的时候,第二个念头能够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意图,此时就放弃第一个念头,为自己心生嫉妒而惭愧,然后通过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来纠正自己的行为。

16、心的世界不是别人的心的世界,而是自己内心的世界。“了解并真正能够驾驭自己”好像就是山上的僧人费了很大的劲想要教会我们的东西。也许正是这个能力才是人类离苦得乐的重要能力。

17、自己有了具体而真实的学习心得,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团队的情况制定学习方法。

18、把这些当作是一个改善自己身心和周围环境的方法,当作一个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幸福的途径,我觉得也挺好。

19、世界上最可贵的不是谁能说服谁,而是谁能包容谁。谁能够放弃对立,选择接纳。

20、居家生活,把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的,大多都因悟性不太好。在艰难的生活中,也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的大多数是有悟性的,这和掌握多少知识没多大关系。

21、我没有见过泰戈尔的微笑,但我见过僧人们的微笑,还有那些有修为的居士们的微笑,见过他们从容的步伐、安心的言谈和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知足。

22、就是人们常讲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而为人也是因果,一切都是因果,我是我爸妈的儿子,是因果;我儿子是我儿子,是因果。世界上有我们喜欢的人也有我们不喜欢的人,我们喜欢的人他不喜欢,他喜欢的人你不喜欢等等,都是因果。万物是由极其复杂的因果规律构成。因是种子,通过缘,最后成熟为果,果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痛苦或者快乐乃至没感觉。

23、改善现世生活状态的方法。

24、“观功念恩”,就是让人养成看别人优点的习惯,总盯着别人的优点看,人就没痛苦了,总盯着别人的缺点看,看长了,肯定就要出毛病。世界上,所谓看别人不顺眼,看别人有问题,都是自己的眼有问题,自己的心有问题,是拿别人的问题来折磨自己。

25、教育,是个多艰难的事情啊,教育孩子,教育自己。其实,教育孩子本身就是教育自己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就教育好了。我们在生活中本能的毛病不是“观功念恩”,而是“观过”,就是看别人的缺点、短处、过失。看别人不顺眼,难过的是自己。何苦呢?但要改掉这个毛病,谈何容易。

26、一个好的行者,需要非常高的条件,教理要通,知识面要广,还要真有功夫,才能见人说人话,人听得懂;见鬼说鬼的话,鬼听得明白;见神说神的话,神听得高兴;见不说话的,也不说话,让不说话的人心花怒放,真正地济世度人,否则就是给世间添乱。

27、不过我倒学到了一个更重要的经验:人活着,不论是干什么,一定不要抬杠,即便我真的全对,也不要觉得“对”就真的是对。哪怕是从经论里看来的真理原话。

28、我相信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先改变以往让我们散逸和懒惰的作息,然后改变身体节奏,同时改变内心,但是比较难。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不愿意晨读。如果不是有戒律的约束,我想我可能会找出种种的理由来逃避。

29、自我的改变很重要,因为每处理一件事情,每做出一个决定,与每一个人交谈前,先仔细斟酌一下自己到底起的什么念头,然后再做出决定和判断。这样能让自己少犯很多错误。

30、我们每个人都在行走,有一个被重重的工作或者名利包围的人放下一切,决定到远方行走的时候,我们依然禁不住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冲动让他有这样的举措,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态度。

31、结合一个个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禅宗故事,系统介绍“佛教的智慧与慈悲”,“给人信心,给人勇气,给人欢喜,给人力量”,为读者解决现实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照,能净化心灵,助你脱离烦恼,心生菩提。

32、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本文地址:http://www.dyulu.com/banlu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