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相片中的“境”

其它文章 日期:2016-1-20 1,147 浏览 我要荐稿

境来莫拒,境去不留

阿大去了一趟西藏,拍了很多照片回来给朋友们看。

“哇,天好蓝啊!”

“湖水真清澈!”

“好壮丽的布达拉宫!”

听着朋友们的感慨,阿大很高兴,却还是觉得若有所失。他对师父说:“师父,我的每张照片,都是在当时深有感触的时候拍下来的,拍照的时候,感觉心灵似乎都受到了召唤,可为什么这种召唤无法通过照片传递呢?”

“‘境’已经不在了啊。”www.dyulu.com

“怎么才能保存下‘境’呢?”

“境来莫拒,境去不留,随缘而已,何必要存呢?”

(摘自文化艺术出版社《如是我所闻》一书)

太不值得

且 庵

张恨水《春明外史》中的主人公杨杏园是一位报人,见一个朋友常常写些乱七八糟的稿子投到小报馆去登,便劝道:“古人惜墨如金,将文字看得很值钱,你整日把文字铺张于这些事,太不值得。”

劝朋友劝得这般直切,杨杏园是真朋友。做人要知惜,做文章亦要知惜,免得下笔孟浪——太不值得。

(摘自《今晚报》2015年8月17日)

橡果和南瓜

◎沈虹羽 编译

有一位老妇人来到一块金色的南瓜地旁,地头上有一棵高高耸立的橡树。坐在树下,她对大自然的怪异陷入了沉思:小小的橡果长在粗壮结实的树枝上,硕大的南瓜却结在细细的藤蔓上,“上帝一定是犯了个很简单的错误!”她自言自语。

感觉有些困倦,她不知不觉躺下来打了个盹,却被一颗落在鼻子上的小小橡果惊醒,不禁哑然失笑,然后她揉了揉鼻子喃喃道:“上帝大约总是对的。”

(摘自《知识窗》2015年第9期)

名利中人

刘 墉

某日,与一位在商场十分得意的朋友在世界贸易大楼顶层共进晚餐,看着下面万家灯火,车水马龙,他感慨地说:

“人生就像这车马灯火,明明灭灭,飘游虚幻,何必争名逐利呢?”

我没有附和,却问他:“你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地方吃晚餐?”

“因为这是纽约最著名的餐馆之一,东西好吃,视野开阔,服务周到。”

“很贵吧?”我又问。

“当然!相当不便宜。”

“当你说何必争名逐利之时,岂知自己却正在名利之中啊!”

作者:慧清

本文地址:http://www.dyulu.com/xiangpianjing.html

浏览有关: 的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