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作者:喵姐
我希望,多年以后,当你停下脚步,回头看这一路坎坷,不是心生畏惧,唉声叹气。而是微微一笑,嘴角上扬。光亮透入眼底,天野苍茫,仿佛置身一片平原。
即使满身伤痕,也不觉疼痛;即使岁月蹉跎,也依然感谢那个曾经奋力一搏的自己。
晚上,我跟城城聊天。她是我的前同事,我问她还在原来的公司吗?她似乎有些沮丧地说,是的。
去年,出于对文字的热爱,我们进了同一家公司。差不多半年后,我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机会,当即跳槽。因为新平台的优势,我开始大量审稿,在今年三月,也终于提笔独立创作。
我从未想说自己如何按照心中所想一步步前进。只是身边,我所见到的,不少苟且于目前工作或生活的人,似乎都抱着一种想法:明知道当下的处境或多或少阻碍着自身的发展,却依旧不愿改变。
不光对工作,在面对要处理的事情、要学习的技能时,我们也总是瞻前顾后,拖沓犹豫。一段时间后,往往安于现状,不了了之。
你总想着,以后再做,有时间再学,却忘了时光匆匆,岁月无痕。明知道“日月逝矣,时不我待”,为何从未说过,现在就去想,现在就去做。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那个恪守固执、懒惰到不愿改变的自己。
我遇见丹尼尔,很偶然,是在一场校外的分享会上。当时,他浑身闪现出不一样的光彩。他向我们展示建筑作品,谈到节能环保、新型材料,那些打破常规的作品令我印象颇深。
他谈及自己的创作灵感,源于一年前的海外游学。那段时间,他辗转于美国、加拿大、摩洛哥,三个迥然相异的地方,激发了他不断探索的欲望。
当时他向在座的我们抛出一个问题——“从哪一刻起,你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话题一出,场内一片沸腾,他微笑拍拍手,接着说,我的那一刻,是从推翻过去一切开始的。回国后,我把学生时代的作品都毁了,因为这些成就留在了过去,带不进我的未来。如果没有把过去一切都舍弃的心,就会被牵绊,而失去想要改变的勇气。
他说完,现场是鸦雀无声的静寂。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回望那些曾经的荣耀与兴败,忘记它们早已逝去,而人作为个体,却在时间的洪流里不断前进、成长。观念在变,眼界在变,格局和时代都在变。
改变现状,从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开始。舍弃过去,才能以“空杯”的心态迎接未来。
我曾经因为害怕失败,而迟迟不肯行动。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位朋友语气平缓、看似漫不经心地说:既然你喜欢写作,又有这方面能力,为何不去写?
我打哈哈一样糊弄他。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这句话就像个魔咒般扎进我的血液。我开始反复问自己,是啊,为什么不去做,为什么不去写?
人总是害怕改变,因为不知道改变,能带给我们什么,却清楚地知道可能会失去什么。大概这就是我们不肯轻易改变的根源。而其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写作以来,我学会深层思考,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很多人通过文字找到我,而最终,文字也成为我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在我看来,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会主动面对机遇,适时改变,而非逃避。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害怕失去,而不去行动,也许会成为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一件事情,做与不做,天壤之别。很多时候,成败取决于你自己。
想起几年前,我抱着一堆稿子给一个编辑,她皱着眉头砸砸嘴,你文笔不错,可人家十四五岁开始写作,你起步太晚,路会很难走。
蔡康永说,15岁时你觉得游泳很难,放弃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难道一定要事到临头,才幡然悔悟吗?
我不信时间,我只信自己。
去见你想见的人,趁活着;去做你想做的事,趁还有时间。别说为时已晚,人生的词典里,永远没有太晚。
摩西奶奶76岁绘画,轰动全球。她曾说:做你喜欢的事,哪怕已经80岁。
杨绛先生,晚年创作散文集《我们仨》,直到104岁还坚持写作,笔耕不缀,即使在人生最后一程,也依然美丽。
其实,“想不想”、“做不做”、“见不见”,都抵不过你内心深处最后的“愿不愿意”。所有的选择,不过是自己掌控。
没有太晚的开始,不如今天就行动。总有一天,那个一点一点可见的未来,会在你心里,也在你脚下慢慢清透。
别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要让那个TA从心底感谢现在这个不畏艰难、拼尽全力的你。因为生活不会亏欠每一个脚踏实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