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聊聊李保田的演技

其它文章 日期:2011-7-7 1,951 浏览 我要荐稿

近年来,李保田的演技受到很大一部分观众的批评,而这些批评,绝大部分又集中在其台词上。对其台词,批评又大多集中在其刻意的断句和过重的舞台味道上。那么,我今天就从台词开始,聊聊李保田的演技。

事实上,纵观李保田全部影视作品,我们会发现,其整体台词水平无疑被严重低估了。观李保田早些年的影视作品(主要是电影),我们看不到如他最近几部戏中这么明显的台词“问题”。近年来,李保田的表演重心由电影转向了电视剧,观之反响比较大的几部作品,如《宰相刘罗锅》《神医喜来乐》《王保长新编》等(这些剧的类型都可粗概为“谐趣”——李早年在徐州梆子剧团学丑角,其后天戏路之拓展方向,似乎受这生活经历的很大影响:观之角色,喜来乐、王保长,一脉传承),我倾向于把他的这些个所谓的台词“问题”看作他在电视剧表演领域的一系列有意识的尝试与创新。

台词从大范围可以粗分为戏剧腔和生活腔。现代戏中台词多是生活腔,古装电视剧中人物台词,往往被处理成戏剧腔。所谓戏剧腔,指台词带有戏曲味道、特别强调抑扬顿挫。古装戏强调戏剧腔估计是因为现代人不清楚古代人的生活状态和说话方式,由于传统戏曲的影响,观众在心里默默认可其角色带有戏曲味的语调。而因角色类型不同,戏剧腔也分不同类型,如陈道明所演康熙是帝王,所以其台词多恢宏大气,李保田多是演诙谐辛酸的小人物(他的宰相刘罗锅以及《跃龙门》中的知府其实可以看作披着大人物外衣的小人物),故而语带戏曲舞台上丑角的自嘲自弄和些许故意设计的装腔作势。如李的《宰相刘罗锅》,走的本来是娱乐大众的戏说路线,所以戏剧腔上的夸张变调和刻意断句比一般的戏肯定要过一些,这也是切合角色需求。《神医喜来乐》剧介于戏说与正戏之间,所以其夸张变调和刻意断句又不及刘罗锅,这也说明李保田的台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本色表演,他在有意识的变调。

我们再来看王保长。《王保长新编》,原本根据四川话剧《抓壮丁》改编。比之被白先勇誉为“最精致、最唯美的戏曲”的百戏之祖昆曲,川剧相对下里巴人一些,它的一大特点就是突出丑角,很多剧目就是以丑角为核心来展开。丑角要充分表现谐趣,其夸张的语调和肢体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王保长这剧,有了这么一个背景,其夸张谐趣比之《宰相》犹有过之也就事出必然了。所以欣赏这剧首先要熟悉并能接受它的演绎基调。似乎不能因之是现代戏,就要求其如平常生活一样的台词表演。像范伟在小品中独特的范氏腔调一样,大家很喜欢;而李保田在几部电视剧代表作中走的是谐趣路线,只不过有部分观众不太适应就是了。

其实,我在电视圈里之所以最推崇陈李二位的表演,因为陈道明能在古装帝王戏中强调并发挥恢宏大气抑扬顿挫,李保田能在下里巴人戏中强调并发挥话剧舞台之谐趣与夸张,二人在电视表演领域都作出了前无古人的探索和创新。这说明他们是真正把电视表演当作艺术来做,在不断尝试着电视剧艺术新的表达形式,在不断验证超越自我的可能。这在目前浮躁的影视市场,特别是充斥大量粗制滥造的庸俗低俗媚俗的垃圾剧的电视剧市场,是多么的难得呀。他们的这种探索与创新,必然有人爱有人烦,不止李保田,陈道明在古装戏中精彩的戏剧腔也被不少人浮薄地批为“拿腔拿调”,这正所谓誉满天下者往往谤满天下,还有那句老话说的“没有争议的人物注定只是历史浪潮中的平庸之辈”。于个人我而言,对他们两个的演技都同样喜欢、欣赏。这二位的台词,比之一般演员啥戏都如白开水一样一成不变、要把人淡出鸟来的“普通话”,显然不在一个量级。

再说下去,我说李的台词也是有意识的变调、夸张的成分和舞台味较浓的断句只是其台词的一个有机部分,可由其电影得到进一步的论证。

李的精品电影极多,在电影中他能把喜来乐王保长之类影子全然抹去,展现出很强的适应银幕表演的能力,你一点看不出来他还是个话剧舞台演丑角、电视剧中走谐趣路线的演员。这点葛优很像,《霸王别姬》和《活着》两部经典给他摘掉了专职喜剧演员的帽子。李很早之前的《凤凰琴》那个经典就不说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的青帮老大,天然的上海滩气质,不过不像杜先生而像张啸林。特别是最后风雨之夜在岛上小屋里整治老二一节,其台词之阴森森弥漫寒气,说到最后胸有成竹志得意满,辅之眼神和脸部纹路自然流畅的变化,令人三嚼之下,犹有余味。最后他坐在木椅上,双手拄拐,戴着墨镜,髭着牙神经质的狂笑,带着算计成功的得意和些许诡秘,那猥琐与阴毒真叫一个绝呀。这段戏中其面部表情之丰富嬗变,不说姜葛不及,拿很经典的陈道明在《中国式离婚》中跪求妻子那节戏来比,也还不及。个人认为李保田在电影表演中的表情变化,其自然流畅繁复精彩堪称独步中国;正如陈道明在电视剧中“道具设置”的功夫,视诸华人演艺圈无人能及一样。

我最推崇的还是李保田在《有话好好说》之中的表演,在角色之发挥空间不如姜文那么大的条件下,他在表演上硬是飙高了姜文微弱一线。那片中,姜文的结巴确实非常经典,而剧本设置的李的台词发挥空间不及姜文那么大,但李能把一个“知识分子+小市民”的形象演绎得那么出色,自然流畅的台词帮了很大忙,可称“平顺而不平淡”,在平顺之中曲尽变化之精奥,我觉得陈道明在现代戏中的台词比之还要稍稍差点(古装戏中陈的台词要强过李)。其实看《有话好好说》就是看姜李二人飙戏,姜文在片中自始至终维持了高水准的表演水平,其圆熟精到几无破绽可挑;而李保田的戏则是从前往后还呈现出一个渐渐飙高的态势,到了饭馆中他劝阻姜文不要剁刘德龙的手乃至最后他借酒撒疯,最后衣衫褴褛转着圈要剁胖厨师的手,颇有我曾评价陈道明演技之“入木三分之后,还要出木三分”之味。我品这戏,当时怎么也想不通人咋还可以演到这种境界,其戏味直让人癫狂迷醉,敬赠一句“人戏不分”绝不为过。

综合分析,陈道明李保田二人的演技如同三国中赵云马超的武力,各有技战特色而总体难分伯仲。但陈的戏路比李似为开阔,上自帝王将相、中及商人黑派、下至知识分子小老百姓,莫不肆意纵横,且皆为精品;李的角色也多变,不过多为各色小人物,“跨度”似不及陈。所以综合看来,陈还是强过李微弱一线。从经典角色的数量来看,有网友说过一句话,就是“陈道明找不出经典角色,因为个个都是那么经典”,话虽夸张不过确实点出了陈道明经典角色之多,大大高于一般演员的事实。李保田在电视剧中的角色有限,不过加上电影角色来看,其经典角色其实也不少于陈。至于影视综合成就,李在陈之上,也在姜葛之上,为国内第一人,则是无可置疑的。

具体到表演风格上,李陈二人还有不同:

我一道友“品道明鉴”评价陈的演技(《康熙王朝》中),“陈道明的本事就是越重头的戏他发挥得越出色越淋漓尽致,比如正大光明殿,比如痛斥索尔图,比如追怀容妃,比如千叟宴,等等,刘大印(《康》剧制片人)对陈道明的康熙有个评价,就是他在这种重头戏里的表演让人有“眩晕”的感觉,这完全就是我在看这些戏时的感受,当时真是有被吸进去的感觉,惊得张大嘴心里直感叹“怎么演得这么好”(看康熙时我还不是道迷哈)。正大光明殿、痛斥索尔图,让人见识了陈道明表演的爆发力,不仅仅是声音的颤栗和嘶竭,完全是整个身心的迸发,而这种喷溢欲出的激烈情绪又被很有节度地控制在不失态的境地里,太有张力了。而像追怀容妃、千叟宴这些,则有四两拨千斤的力度,看似淡定平静却似有雷霆万钧的气象,语调平缓神情肃然只用不着痕迹的一滴泪就将胸中万千感慨一代而出,正像谢君豪说的,这是“一种既自由又有法度的创作状态,非高手不能达到”,着实让人看得如痴如醉。迄今我还没有看过其他超过这种力度的表演,这也是奠定了陈道明在我心中NO.1地位的一大因素。”

我非常赞同这段话,认为也许陈氏康熙在总体上有过有失,不及焦晃之整体水准比较均衡,但若论这局部重头戏的演绎,这时不时猛然亮出如古龙小说中燕十三那第十四剑的功力,焦晃就不及了。好比三国武力,同档武将之关羽赵云:赵云生平无一败绩,征战七旬毫发无伤,手下从无灰色战例;但也没有对强一流武将的亮色战例。关羽则有二十合拿不下纪灵,手臂中箭后八十合拿不下徐晃等灰色战例,但其一合砍华雄、一合刺颜良、三合斩文丑,这等爆发力、把握战机能力和有效斩将能力,整套三国,老大吕布都赶不上。以赵云比焦晃康熙,关公比陈氏康熙,颇可以分析 “二康熙”表演上的短长。

陈道明演技特色之“既自由又有法度”,在书法绘画上是冲和阴阳的极品;李保田的风格就不一样了,他的“重头戏”似乎就不太符合中国传统文艺鉴赏标准之“哀而不伤”。下面就让我们回到李保田的电视剧,来欣赏一下几段特别出彩的重头戏(请允许我引用拙作《闲谈李保田的王保长及其他》中的几段文字):

《神医喜来乐》中他祭奠亡妻,披头散发,单薄羸弱的身子骨跪在亡妻灵前,秋风萧索,枯叶四起,李保田那乱发与布衣也纷然乱舞,镜头拉近,表情那个痛入骨髓呀,老脸上早已是老泪滂沱、纵横阑干了,眼中新一轮的浑浊的老泪要涌又涌不出,嘴微微张着,半开半阖,嗓子里在呜呜呜的,其腹中怕早已是 “肠皆寸寸断”了吧。他涕泣之下呼出的“夫人哪”似乎不是从嘴里说出来的,而是只见喉结在鼓动,吐出来的那种声音要沙哑不沙哑,似浊还清,然而其钝厚直是从胸腔里一字一字抖落出来,真个叫撕心裂肺呀。

《跃龙门》中,他不是小老百姓了,一个知府,大年三十晚上,他只剩一个人牵着一头驴在寒风中形影相吊;为民为国两袖清风,不过落得家破人亡。凄厉的寒风中,漫天的飞沙里,他独坐在妻子的灵前,宛若也已消散了灵魂的孤独旅者,欲哭无泪。直到他走回屋子,从口袋中缓缓摸出刚刚为亡妻买的那把牛角梳子,一滴浑浊的老泪才从他爬满皱纹的眼角缓缓滑落。陈寅恪联语,“九泉稍待眼枯人”,不外如是。

《王保长新编》中,最后哪集中一个片段,王麻子和卢队长都被李团长关起来了,三嫂子带着银凤来看他,一向不理他的花花,居然不叫银凤给她亲爹卢队长磕头,而叫她给王麻子磕头,并叫他爹。王保长那个悲欣交集呀,麻脸上又浮现出我至为熟悉的悲情,苦脸上涌出层层咀嚼不尽的岁月人生的辛酸甘苦,最后紧闭上眼仰着脖子朝着牢顶长长干嗥一声,仍然是胸腔爆音,喉头一抖,浑浊厚重沙哑的干嗥直透荧屏而出,震呆了千万观众。

这些戏中,李保田的表演展现出如柳永作词之太过哀伤凄切的特点,用中国传统文艺鉴赏标准来衡量,难称上品。不过,文艺鉴赏标准真的是绝对的么?那也不尽然。我看观众的真心喜欢才是硬道理,才是唯一的标准。把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和同属宋人婉约派代表作的晏小山之《临江仙 梦后楼台》作比,前者肝肠寸断,痛彻心肺,好比李,后者则是情禅交融,阴阳冲和,好比陈,谁好?真正的标准实际上从来没有,我个人反正是都喜欢。

在03年的金鹰奖颁奖晚会上,穿着衬衫系着领带的李保田拿到了当晚最重要的三项大奖,在金鹰上的成就堪比曾经笑傲金像的周润发。当他从颁奖嘉宾金庸手中接过奖杯,举着它转身向现场观众示意的那一刻,我又看到了他脸上那熟悉的笑容,饱含沧桑。

记得王志文在南方周末的一次访谈结尾,说起国内演艺圈自己最欣赏的男演员,李老师正是其一。我想,这个综合影视成就中国第一的演员,是用自己的全部魂灵在演绎每一个角色,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尊敬。

再喊你一声:李老师。

转自:铁血论坛   作者:荞麦花开

本文地址:http://www.dyulu.com/libaotian.html

浏览有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