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运匠心
《读者文摘》中文版
“谁?我?哪怕我拼命地想,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这是要求一个人出点新颖主意时的典型答复。我们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完全缺乏信心。都以为有创造力或没有创造力是天生的,谁也无可奈何。
这种观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美国一些大学和工业界举办的课程显示,创造力可以培养。例如布法罗大学有过一个研究计划,把选修巧运匠心解决问题课程的研究生,与未选这种课程的研究生分成两组加以测验。结果显示,选课的一组在产生新颖有用主意的能力方面平均比另一组强94%。
巧运匠心的课程开始时通常是一些促使心智灵活的练习。例如,老师可能问:“你怎样安排四个9,使它们加起来等于100?”经过5分钟焦思苦虑后,每十个人中大概有一个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一块砖除了作建材外,你还能想出多少种用途?初学的人通常在5分钟内可以想到6种或8种用途,包括挡门、做武器和压东西。在修完课程中实践创造性思考的原则和技巧以后,他们想到的用途平均是15到20种,包括阻塞鼠洞、权充磨石等。
研究创造力的著名学者欧士朋所著的《想象力的应用》一书,是多数创造性思考课程所用的教本。书中阐释了提高创造能力的几条原则,其中有这样三条:一、清楚认定问题#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即使表面很简单的问题,也未必说得很明确。一个年轻母亲问老师:“怎么才能使我的儿子早餐时吃鸡蛋呢?”老师反问:“你为什么要他们吃鸡蛋?”答复是“因为鸡蛋富于有助身体发育的蛋白质”。因此如果说得正确点,问题应变成: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得到足够的蛋白质?不久以后,这位年轻母亲的孩子,就不必再为鸡蛋反抗,而改吃他们最喜欢的食品牛肉饼了。
二、考虑一切可能的解决方法#明智的决定来自许多可行方案的抉择。你如果希望有一大堆主意,你就要慢点批评。“绞脑汁”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包括十个到十二个人的一群人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尽可能提出解决方法,越多越好。一个人的思想会激发另一个人的思想,以致一次主持有方的简短“绞脑汁”,可以产生数量惊人的妙主意。一项严格的规则就是必须暂停一切批评,不许讥笑别人的主意。
例如,一群人面临的问题是:一枚水雷已经漂近一艘下锚的驱逐舰,近得来不及发动引擎逃避,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驱逐舰?提出一大堆建议之后,有人开玩笑说:“让大家到甲板上去,合力把水雷吹走!”这个显然不切实际的建议引得另一与会者说:“搬水管来冲,把它冲走。”事实上,这就是某次战争中一艘驱逐舰真的碰到这种窘境时船员采用的办法!
三、暂时搁置问题 在经过一段长时间似乎徒劳无功的努力以后,最好暂时把问题转交给潜意识。我们脑中非常复杂的电子计算机会在潜意识里进行神秘的计算,然后在一天、一星期或一个月里,一个答案可能突然涌上心头。
乔治·西屋为了怎样使一长列火车车厢同时停驶,焦思苦虑了好几年。后来他读到压缩空气用管子输送到几里以外的山中钻凿机的报道,答案也如电闪至:他要用管子把压缩空气输送到他的长列火车,用空气刹车使它们停驶。不过这种灵感是长期准备和思考以后才来的。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在他那一行里知识最丰富的人,将是最富创造力的人。
如果你碰到一个问题,先要仔细想个透彻,直到你能够清楚地说明你的问题为止。然后独自、或借家人、朋友、同事之助找出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方法,暂时不作批评。写下你所有的主意,隔了一两天以后,挑出最好的主意。你也许已经得到你找寻的答案了。
*99+9/9(摘自[美]《读者文摘》)